番紅花蟶子燉面是對傳統的瓦倫西亞海鮮燉面Fideua的重新詮釋,加入了番紅花和蟶子,並用金箔和鱒魚卵作為點綴,出乎意料之外的配搭。煎生蠔底部的青椒和墨魚醬「黑色奶油」給人一種新鮮的口感體驗,而乳白色的珍珠其實是生蠔汁,豐富的味道在口中徐徐展開。火烤麵包佐初榨橄欖油則是對簡單食材的最好詮釋,酥脆的麵包與果香濃郁的橄欖油完美結合,基本款永遠都不過時。
紅椒包燴飯是用燒烤過的紅椒搭配長時間燉煮的牛肉高湯,再鋪上一層紅椒,甜、酸、煙薰的味道在口中交織,是當晚我最喜愛的一道菜。Dacosta的料理強調當地食材,他的靈感往往源自地中海的風情與土地。他特別喜歡使用餐廳所在地,Denia市的食材,並採用前衛的技術將其轉化為高水平的料理。例如,米是瓦倫西亞的代表性食材,Dacosta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,還寫了一本關於米飯的書《Arroces Contemporáneos》。



風乾牙鱈佐白茄湯及葡萄,以及酥炸鱈魚都展現了魚的鮮美,無論是風乾還是酥炸,是大海味道的疊加。孜然牛腿燉飯佐鷹嘴豆則是米粒與牛肉的完美結合,孜然的風味恰到好處。而甜點靈感來自主廚的母親的珠寶盒,荔枝冰沙、英式奶醬和抹茶脆餅的組合,再點綴以野草莓和食用花,是這一餐的絕美句點。他的菜單設計似乎有兩種人格,但我更喜歡受到傳統菜的現代化風格的部分。不同的食材交織出的是一部地中海的交響曲,那是他對瓦倫西亞和德尼亞小鎮的深厚情感。不管是當地的海鮮,還是瓦倫西亞的傳統米飯,他都賦予了新的生命和詮釋。他的烹飪不只是對食物的熱愛,更是對土地的敬重。



這位西班牙的烹飪大師持續地在其事業中追求卓越,並不僅僅滿足於當前的成就。從瓦倫西亞的El Poblet(2*)至Llisa negra和Vuelve Carolina,再至倫敦市中心的ArrosQD,他的創意和獨特的料理風格隨處可見。在Arros QD,他對季節性的大米與使用真正木材進行烹煮的熱情得到了體現。值得一提的是,該餐廳是英國唯一獲得「Cullera de Fusta」(即「木勺」)的榮譽的餐館,這象徵著其對瓦倫西亞美食文化的極致承諾——可以說是在Paella料理領域獲得的最高傳統認證。
很久以前他曾對媒體提到過,他在90年代末受到了Ferran Adrià的影響。但他不斷地自我挑戰和研究,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。和Ferran Adrià以及其他知名廚師一樣,Dacosta不喜歡「分子烹飪」這個詞,他更傾向於使用「avant-garde」來形容自己的料理風格。他曾說,他熱愛烹飪是因為生活的需要。每天和團隊一起工作,讓他更加確信,烹飪不僅是他的工作,更是他的生命之旅。

筆者與Quique Dacosta
文字: Jocelyn 華姐
圖片: www.quiquedacosta.es、Instagram@qiqedacost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