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的關係,不論是美食團,還是自己在各國「測試餐廳」踩點、寫餐廳評論,我常常入住不同形式的酒店。這些年下來,分享自己喜歡的酒店經驗的機會反而不多,大部分時候,我的文章焦點都放在餐廳上。

對於一個熱愛旅行,尤其是以美食為核心的人來說,旅途中的「食」、「住」、「行」其實缺一不可。對於美食愛好者來說,餐廳當然是旅行裡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但一家「好」的酒店,也能決定這趟旅程的質感與回憶。

還記得創業之前的老闆跟我說:「出門不能住得比在家裡差,這是旅行中我最低的要求。」但十年美食團接觸的團友都見過大風大浪的有趣人士,如果用此標準可能很難實現。在旅行中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巧思,去尋找以及體驗更多有內涵的酒店。

上海華爾道夫酒店

我在挑酒店時,所謂的最頂級最華麗可能不是我所在意的,當然像是一些人生酒店,例如佛羅倫薩的四季總是要住過。我有幾個特別在意的點:空間感很重要,有足夠留白、挑高寬敞的房間。景觀會直接影響入住的感受,窗外能看到城市街景或山海風光,整趟旅行都會加分。如果酒店裡有值得一試的餐廳或酒吧,那就更完美了,可以不用急著外出奔波。位置便利性也是關鍵。在歐洲的小城鎮,住在小城中心才能有更多時間散步、感受當地生活;而度假型酒店,則是另一種「沈浸式放鬆」。

佛羅倫薩四季酒店

我也特別注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:浴室是否大方給出足夠空間?浴巾是否充裕?備品是否貼心?越是低調卻用心在細節上的酒店,才是真正的低調奢華。

曼谷|The Siam

在曼谷,幾乎每一次我都會在The Siam待上兩晚。它原本是Sukosol家族 1973年購得的私人碼頭,2012年重新以精品酒店形式經營。酒店總共只有39間套房或別墅,每間房間都挑高寬敞,非常私密,不會有幽閉感。

@Jocelyn華姐的TastyTrip YouTube

它的設計融合泰國傳統與Art Deco風格,整體酒店由Sukosol家族成員Krissada Sukosol Clapp(也是著名藝人)與國際知名的建築與室內設計師 Bill Bensley 共同打造。雙方均深度參與酒店的概念定位、建築佈局與細節營造。

Krissada Sukosol Clapp(左上)@thesiamhotel.com, Bill  Bensley(左下)@billbensley

酒店作為Krissada個人藝術與古董收藏的展演空間,Bill  Bensley在融合泰國文化與Art  Deco氛圍的基礎上進行設計,將酒店打造成「藝術館」與「生活居所」的混合體。酒店公共空間佔比約為客房總面積的40%(通常其他酒店僅10%),強調「不只是住一晚,而是住一座私人府邸」 的體驗感受。


@guide.michelin.com

酒店裡到處都是收藏品與小細節,像是進入了一座私人的藝術館。它位於湄南河畔,最棒的是酒店會派船接送,沿著河道進市中心,省去了曼谷最讓人頭疼的塞車問題。酒店內有一家傳統泰餐廳,菜色水平相當不錯,還有酒吧、拳館和 SPA,整體走低調路線。這裡非常適合喜歡文化氛圍、重視私密感想要放鬆的旅人。


酒店餐廳

房間的空間感到可以忘記時間,漫步在庭院中的每一個角落,都是一番風景。坐在開放泳池邊喝杯酒,看著河面,整個人都慢下來了。若想體驗曼谷市中心的旅人,也許另外兩晚要考慮其他的酒店。

京都|The Mitsui Kyoto

京都,我的白月光是 The Mitsui Kyoto。第一次聽到名字,膚淺如我,以為是三井不動產旗下的商務酒店,入住後徹底改觀。

酒店外觀@hotel_the_mitsui_kyoto

The Mitsui Kyoto是三井旗下的旗艦酒店,於2024年7月獲選為日本唯6家的米其林三星鑰酒店。過去曾是三井家族250多年來的住所,位置非常方便,就在世界文化遺產二條城旁,能夠徒步行走至許多京都的重要景點。入口保留了一扇有 300 年歷史的古蹟「梶井宮門」,以 80% 原木結構建成,保有古風。不同季節會更換門簾,白色、紫色。



梶井宮門

大廳並不大,溫馨而現代的日式的風格,全面的挑高落地窗之外,是佔地1,300平方公尺的美麗日式庭園。天氣好的時候,兩層樓高的玻璃門會整片打開,室內與庭園連成一體。想象櫻花季時坐在這裡,美不勝收。


酒店大廳

庭院@hotel_the_mitsui_kyoto

酒店設計師是Andre Fu,房間以木質調為主,有傳統日式工藝的細膩,也有現代感,房型具有空間感,最小的房型也有四十平方米。房間的器皿也用心,酒杯與水杯都具有本地的韻味,入住時房間也會提供京都本地的小點心。開夜床,每晚提供的小物品也都是與本地文化緊密結合的驚喜,例如白鳳堂的抹茶護唇膏等。


酒店擁有整層的 SPA 與天然溫泉,是京都市中心少有的奢侈享受,還可以預約茶道與藝術導覽。酒店內的Garden Bar,日式酒吧的座椅設計,晚上坐下來喝一杯,特別愜意。

@hotel_the_mitsui_kyoto

Garden Bar

巴塞羅那|Alma Barcelona

在巴塞羅那,這兩年我最喜歡的是Alma Barcelona。它的位置在市中心,走路三分鐘就能到米拉之家,附近還有三星餐廳。


這是家族經營的酒店,一走進去就是下沈式接待台,特別低調,看起來有點像是辦公室。往上走,大堂像一個溫馨的客廳,往上是奢侈的天井,透過天窗,藍色調的大堂有了光影的色彩。後面連著大堂酒吧和花園。花園綠意盎然、樹蔭繚繞,有沙發和座椅,奢侈的空間很難想象這是市中心的精華地帶。夏日午後,藍天白雲。坐在這裡喝杯酒,甚至會不小心睡著。



而套房房間大概 60-80 平方米,莫蘭迪色系為主,極簡但很有品位不俗。上次住的是藍色系的行政套房大約77平方米,設計剛好,不會有多餘的裝飾,所有的物件都非常具實用性。浴室空間寬敞,很舒心。連備品的細節都讓我印象深刻,例如小瓶裝水,方便外出一次喝完,這種貼心的小設計真的很加分。


這裡的服務總是貼心,我記得有一次美食團在講解行程時,酒店還主動招待了香檳。而入住的細節更不用多說。

莫德納|Casa Maria Luigia

Casa Maria Luigia是Massimo Bottura和太太Lara Gilmore在2017年買下的一棟18世紀鄉村別墅,後來修復後,2019年對外營運,車程約15分鐘到摩德納市中心。開業初期遇上COVID,但仍有不少意大利人支持。

酒店只有12間房間,其中還有一棟3房的別墅,需要提早預訂。每間房間的設計都不同,擺滿了Bottura夫婦的私人收藏,混合古典與當代藝術,部分使用Gucci家居品牌的產品。

公共空間像藝術家的家,有 1940 年代的桌椅與現代設計融合。最特別的是對於入住旅客的開放廚房,冰箱里的飲品,甚至當地table wine都可以隨意取用。

@casamarialuigia.com


酒店內的Francescana at Maria Luigia設在改建的馬車房中,具磚拱頂結構,佈置有Damien Hirst《最後的晚餐》屏幕印刷、Alessandro Mendini 桌等藝術元素交融場景,餐廳提供Osteria Francescana三星本店(2016及 2018世界第一餐廳)經典菜餚的特製菜單,只有住客優先用餐。冬夜裡從酒店走到餐廳,餐廳室外燃燒著熊熊烈火,很難忘懷。


Francescana at Maria Luigia

起名為Tòla Dòlza的早午餐,以地方傳統食材與現代風格結合,結合慢食精神。這裡還有游泳池、網球場、音樂室有8000張黑膠唱片…更像是Bottura的豪宅,只是對外開放。上次我們入住還看到Massimo Bottura在旁邊的視聽室看球賽。適合熱愛藝術、慢節奏美學、高度自我空間感的旅人。



音樂室@casamarialuigia

這是他們的家,一對有品位的夫妻與你分享生活方式。

Massimo Bottura

加爾達湖|EALA

在Dolomiti和Lago di Garda進行美食旅行時, EALA是很特殊的存在。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家族企業,1952 年就開始在加爾達湖經營住宿,目前是第三代接手,重新翻修後以現在的樣貌亮相。通常入住這家酒店主要的目的是到附近Lido84餐廳用餐,當然單純地享受加爾達湖的美景也是原因之一。

加爾達湖是意大利最大的湖泊,景色壯麗。清晨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鏡子,會隨著陽光與雲影變幻色彩;到了黃昏,湖面會泛著柔和的金色光暈,遠方的群山也染上夕陽的紅橙色。很多人其實更偏愛 Lago di Como它的氣質細緻優雅;相比之下,加爾達湖的美是開闊壯麗,甚至帶著一點野性的力量,讓人忍不住屏息欣賞。

加爾達湖

在古凱爾特語(Celtic)中,EALA 意為「天鵝」,象徵平靜與浪漫。它只有 67 間套房,全部都有陽台或露台,可以看到湖景或山景。有些房型的陽台還有戶外浴缸,冬天泡熱水澡、喝香檳,看著湖景,完全是人生至福。室內材料多為天然木質、石材與柔和織物,營造寧靜質感,傢具樸實簡潔但功能性強,設計注重舒適與開闊感,與湖光山色完美融合。酒店內有無邊際泳池、1500平方米的水療中心,桑拿房是整片落地窗,看著湖景,壯麗得讓人難忘。

餐廳Senso Lake Garda由米其林二星主廚Alfio Ghezzi擔任顧問,行政主廚是日本廚師 Akio Fujita,料理細膩且充滿地方特色。這裡雖然是度假村,但步行就能抵達加爾達湖北岸的檸檬小鎮(Limone sul Garda)。建議每次都會至少住兩晚,只有這樣,才能完整感受這裡的景色、美食與水療。

Alfio Ghezzi(左),行政主廚Akio Fujita(右)

酒店讓我難忘,除了設計、景觀或餐飲,還有在細節中展現出的用心。房間的空間感、備品的貼心、浴室的設計,以及那些默默存在卻能讓人感到舒服的小細節,都會讓你覺得「就是剛剛好」。

如果你也和我一樣,喜歡低調奢華、注重文化氛圍與細節,也許你也會喜歡這些酒店。

文字: Jocelyn 華姐
圖片: guide.michelin.com、thesiamhotel.com、almahotels.com、casamarialuigia.com、instagram@casamarialuigia、@ealamylakesidedream、@hotel_the_mitsui_kyoto、@billbensley



相關文章

近期精品品牌跨足餐飲產業的趨勢,在全球範圍內有加溫的趨勢,每一家品牌餐廳的設計、理念與概念是否能夠與合作主廚的 […]

筆者素來熱愛藝術,也曾好奇在博物館,為珍稀藝術品圍饒入眠是何美妙體驗。並非人人在意酒店套房是否親自由Andre […]

以前住法國時,深得我心的法餐,往往出自日本主廚之手。 喜歡法餐醬汁的精華與多層次風味,又愛日料食材的乾淨純粹, […]

近期與一位餐廳的主廚的對話:「最近還好嗎?」他苦笑聊起最近的壓力。他坦言,有媒體要求餐廳提供機票與住宿「來訪體 […]

We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