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ocelyn專欄】​​奢侈品跨足餐廳現象:品牌與主廚是否能夠共創雙贏?

近期精品品牌跨足餐飲產業的趨勢,在全球範圍內有加溫的趨勢,每一家品牌餐廳的設計、理念與概念是否能夠與合作主廚的烹飪理念吻合?共創雙贏的局勢?這依舊是個問號。

今年夏天我拜訪的位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市中心的米其林一星 Gucci Osteria 便是此一現象的代表,它坐落於 Gucci Garden(結合博物館、旗艦店與餐廳的品牌空間)之中,整體概念總結:「讓時尚可被品嘗」——將 Gucci 繽紛奇幻的時尚風格轉化為味覺與視覺的綜合體驗。

佛羅倫薩Gucci Osteria

菜單由兩位主廚 Karime López 和 Takahiko Kondo 聯手 Massimo Bottura 共同打造,開場以「早餐」作為發想,非常有Bottura的腦洞大開的「味道」了,也反映 Gucci 的多彩美學概念。在佛羅倫薩開幕一年即獲米其林一星,Karime López 成為第一位獲得星級的墨西哥女性主廚。不得不說,除了 Karime 還有 Jessica Rosval,Bottura 近幾年旗下女將都實力堅強,兩位女主廚的菜式,都超乎預期。

(從左到右) Takahiko Kondo, Karime López, Massimo Bottura@gucciosteria

@gucciosteria

對於品牌找到合適的名廚合作,就像是買了保險,能夠在範圍內保障菜品質量。幾年前上海的 Gucci café 出品讓人感到困惑,開店後也在市場反饋不佳之下,匆匆謝幕。如果未來有機會借著 Bottura 捲土重來應該是不同的面貌?目前 Gucci Osteria 除了 Gucci 大本營佛羅倫薩,在東京,首爾以及比弗利山莊皆有分店,相信未來上海也是首選城市之一。

其他品牌像是 Bulgari 透過與三星主廚 Niko Romito 的長期合作,在全球酒店開設 Il Ristorante 系列餐廳,呈現簡約、優雅,主打「極簡意大利美學」。開出來的餐廳也毫無懸念的陸續地摘星到手軟,上海,北京,東京店都摘下一星,迪拜兩星,加上 Niko 的三星店 Reale,囊中一共8星。奇妙的是,Il Ristorante 系列餐廳與 Niko Romito 的三星本店 Reale 在菜單設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Romito 的料理風格以還原食材本質為核心,透過現代技術萃取與完美平衡,將看似簡單的菜餚提升至高雅境界,這個核心概念還是在 Il Ristorante 系列餐廳是可以感受得到的。

Chef Niko Romito @nikoromito

Louis Vuitton 則以更具戲劇性的手法打造品牌餐飲空間,例如近期上海太古匯的「路易號」,是一棟船型建築的品牌概念店,內部設有 Le Café Louis Vuitton,從室內設計到料理呈現皆呼應旅行主題與 LV 經典行李箱產品線。除了食物,也讓顧客走進品牌的場景。Louis Vuitton 的餐飲策略則更加概念導向與地區融合,在每個國家幾乎都與不同的廚師合作。


上海Le Café Louis Vuitton @louisvuitton.cn

LV米蘭餐廳由 Da Vittorio、Cerea 家族兩兄弟 Enrico 「Chicco」及 Roberto 「Bobo」 Cerea 監修,聯名冠名為「DaV」(取Da Vittorio與Vuitton之意)。而LV日本則與充滿「壞小子」氣質的 Yosuke Suga (須賀洋介)監制。Sugalabo V(大阪)是與須賀洋介合作的高級介紹制餐廳,隱身在 Le Café V 後方,只對特定賓客開放。另外東京 Le Café LV 位於表參道 LV Maison Tokyo 附近,也是由須賀洋介團隊經營。

Sugalabo [email protected]

Chef Yosuke Suga @yosuke_suga

今年六月我也走訪了位於意大利都靈的 San Tommaso 10,是 Lavazza 咖啡品牌文化的延伸,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呈現。這家餐廳的地點正是 Lavazza 在 1895 年創立的舊址,如今經過改造後,融合了品牌歷史、皮埃蒙特地方風味與當代設計。牆上展示著老廣告,讓用餐者在用餐時與每一眼望去的場景中都能感受到 Lavazza 的歷史脈絡與都靈城市情懷。

主廚與品牌的關係:
創作空間與形象架構的平衡

品牌餐廳的成功與否,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廚與品牌之間的關係如何協作與互補。Niko Romito 與 Bulgari 的合作更是一種長期策略結盟。他主導餐廳菜單、食材來源與廚藝訓練,建立起橫跨全球據點的一致標準與高質量。Romito 在訪談中也表示:「Bulgari 不干預我的創作,但我們都同意要表現意大利的真正精神。」

Gucci Osteria 的 Karime López 擁有豐富的國際背景。她的創作自由來自於Massimo Bottura 長期合作的信任基礎。同時她也善於將 Gucci 的「奇想美學」具象化為料理語言,她將多元文化融入意式料理的能量。

相比之下,San Tommaso 10 的 Gabriele Eusebi 承接 Lavazza 品牌精神。菜單則以地方性與歷史性為軸心,主廚在尊重皮埃蒙特飲食文化的前提下,注入現代感與個人背景,回到本質,這是一家 fine bistro 餐廳,出品相當精彩。

Chef Gabriele Eusebi(左)和筆者(右)

這也反映品牌與主廚合作時,必須在品牌語言的一致性與創作自由之間取得平衡。這樣的合作就像是一場婚姻,品牌與廚師的特質必須原本達到高度的吻合度,而不是彼此遷就,這樣的合作才能夠長久。

精品品牌跨足餐飲的動機:
顧客體驗與忠誠度經營

奢侈品牌經營餐廳的背後並非單純的營利目的,更是品牌策略與消費者關係經營的重要一環。這些空間賦予品牌新的深度,將文化與歷史變得可觸可嘗;亦成為顧客體驗與忠誠度經營的重要管道。

品牌餐廳具有極高的「話題與社群傳播潛力」,例如上海的路易號開響第一槍。餐廳是「品牌再現場化」的工具,讓品牌透過餐廳轉化為一種生活實踐。目前上海 Prada 榮宅,已經邀請到前上海 Otto e Mezzo 8 1/2 米其林兩星主廚 Riccardo La Perna 來重塑菜單。接下來下半年又有哪些精品餐廳會進入市場? 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Prada荣宅@prada.com

從 Armani 、Tiffany 到 Prada 等品牌,投入餐飲設計,希望能夠展現與品牌的一致性與傳播力。然而,菜品是否美味,專注穩定性,消費者是否買單,依舊是餐廳是否能夠撇開品牌營銷預算的挹注之外,能夠長久生存的最重要因素。

文字:Jocelyn 華姐
圖片:Jocelyn 華姐 / @gucciosteria / @guccicafé / @lecafe_louisvuitton / @davittorioristorante / @yosuke_saga / louisvuitton.ristorantedav.com / gucciosteria.com / prada.com

相關文章

曾獲得五次世界第一餐廳頭銜的Noma,於本月上旬 8 月 8–11 日在台北舉行為期四天的客座活動,地點位於陽 […]

7月拜訪位於東京懷石激戰區 — 銀座的二星懷石料理「銀座小十」。餐廳座落在銀座鱗次櫛比的大樓之中的某棟4樓,標 […]

去年一家以冰淇淋為主角的餐廳──MINIMAL,以gelato為主要品項,脫穎而出,成為全球唯一獲得米其林一星 […]

 我睡過的酒店 工作的關係,不論是美食團,還是自己在各國「測試餐廳」踩點、寫餐廳評論,我常常入住不同形式的 […]

Wechat